皖江城市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协同创新中心  
您正在浏览: 本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军研究员和科技处处长吴幸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非洲研究员做客生态与环境论坛

编辑:温新利 预审:胡好远 终审:胡好远发表日期:2024-11-29

1124号上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非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吴幸强研究员做客生态与环境论坛第50讲,为学院和中心师生开展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交流会,报告题目分别为“从水生生物种群特征到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和“湖泊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以及“揭秘神秘的蓝藻水华。报告会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心主任席贻龙教授主持报告会。

徐军研究员报告主要包括种群特征与群落装配和水生生物研究案例这两个部分。他首先介绍了种群特征和群落装配的概念、基于种群生态位特征及群落装配的机制。接着,他以长江江豚食物网营养特征演变为案例,阐述了长江江豚的保护策略和成效等,并认为长江重要保护物种种群的恢复需要长江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强调了十年禁渔的重要性。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就长江某些物种功能性灭绝的相关问题与徐军研究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mmexport1732499112220    mmexport1732499246089


接着,陈非洲研究员开展了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浮游动物的基本概念、包含类群以及上、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影响,阐述了基于浮游动物的控藻途径等,并提出自然环境中调控浮游动物种群和群落动态因素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等。报告结束后,学院温新利教授等师生就浮游动物的相关问题与陈非洲研究员展开了交流探讨。

mmexport1732499311770    IMG_20241125_105611

第三场报告会由吴幸强研究员主讲。他以“为什么蓝藻的颜色是绿色却不叫绿藻?”引入报告会,接着介绍了藻类的益处解释了藻类水华的定义及危害,并结合滇池治理详细介绍了以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控制水华的具体措施。最后,他总结了藻类水华发生的风险监测预测、综合治理、管理管控和应急防控措施等。报告结束后,吴幸强研究员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mmexport1732504089064    1732504114478


学术报告会结束后,徐军副所长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所情及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和特色等,热烈欢迎我校学生报考水生所研究生。

徐军,男,博士,汉族,19782月出生。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九三学社中科院水生所委员会主委。长期从事各类水体的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坚持将水域生态系统整体研究与国家水生生物多样保护、水生态环境治理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曾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项目等相关课题20余项,相关成果发表Science 等多个学术期刊上,目前已发表论文180余篇、撰写专著3部。其本人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部“大禹奖”二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于2023年获得国际生态学琵琶湖奖。目前担任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ILEC)中方委员(唯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陈非洲,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生物与生态研究室主任。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浮游甲壳动物分类学、淡水生态学和湖泊生态修复研究,近年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桡足类分类、湖泊食物网、湖泊生物多样性、湖泊长期生态学和湖泊生态修复机理等。主持和参与无锡蠡湖、泰州溱湖、北海牛尾岭水库等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和设计。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项目“中国湖泊微生物多样性及资源调查”(2017FY100300)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和参与江苏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科技部支撑项目、973 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国际应用湖沼学会、美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理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Water ResearchGlobal Biogeochemicak CyclesEcosystemsEcologyEcographyFreshwater Biolagy Journat of  Plankton Research、湖泊科学等期刊上。

吴幸强,男,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骨干。入选2018年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21年获湖北省科技厅杰青项目资助。近期研究重点主要是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控制、有毒蓝藻水华的生消规律及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21-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4-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15-2018)、国家“十二五”水专项滇池项目05课题专题(2013-2016)等相关课题多项。系统研究了表面微囊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及有效物理、生物联合控制措施,研发了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草型清水态构建与维持的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大量野外原位实验的基础上阐明了富营养化湖泊实现草型清水态转变的阈值条件;另外,针对大部分蓝藻产生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揭示了有效消除微囊藻毒素生态风险的重要途径;相关结果已发表在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ST等期刊上。目前已发表SCI论文60多篇,多次被同行引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